抢占C位,盈科资本的“淡定投资”之道:机构资金占比高是盈科“基因”之一
用好项目吸引长线资金,再用长线资金来挖掘好项目,盈科资本已经营造出了一个良性的“生态圈”,而为了实现这种生态效应,盈科资本花费了八年。
图片来源:pixabay
2018年,当过半的PE、VC机构都在疯狂寻觅LP的时候,能从银行拿到白名单资格,拉银行成为LP的机构屈指可数,盈科资本成为其中的一家。这使得这家机构今年在募投两端都显得比别家机构更为笃定。
用好项目吸引长线资金,再用长线资金来挖掘好项目,盈科资本已经营造出了一个良性的“生态圈”,而为了实现这种生态效应,盈科资本花费了八年。
在募资投资都取得优秀业绩的同时,盈科资本今年还大力提升了管理水准,上线了一套专业的基金管理系统(OA),让公司全部基金及项目在线上运行,成功的解决项目管理规范及基金披露及时透明等行业痛点,为基金管理能力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构资金占比高是盈科资本的“基因”之一
资管新规导致有一定风险偏好的资金向给头部管理机构聚集,这给盈科资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本年度盈科资本与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甘肃银行、杭州银行的私人银行等部门开展了专项基金的募集,得到了市场的强烈反响,成功募集了多支股权投资基金。盈科资本目前积极推进与工商银行、险资等多家机构的合作,盈科资本LP的 “朋友圈”几乎就是个大型银行俱乐部,还不包括信托、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
“我们今年和平安银行的私人银行、兴业银行的私人银行分别合作发行了基金,而且首期募集都已经完成了,”盈科资本总裁赖满英介绍说,“按照既定的计划,顺利的话,我们希望今年能和规模排名前五位的私人银行全部达成合作。”据介绍,今年截至目前取得银行资产管理人白名单的股权投资机构不超过20家,通过银行发行的的合规产品不超过15支,其中仅盈科资本正在发行的产品就达5支,占到全行业的30%。在国内整个PE行业内,这是非常亮眼的募资业绩,盈科资本正在一步步地达成。
在这家机构位于陆家嘴后花园联洋的独栋四层办公楼里,宽敞而又智能化的办公区内,负责不同事务的员工们安静而又有序地工作着,午休时大家还会愉快地去地下一层的开放式书吧咖啡厅喝咖啡、看书、健身和打乒乓球。和许多PE机构今年的焦灼相比,这里充满着平和的气氛。
事实上,早在今年以前更早的时候,盈科资本就是一家资金来源以机构受托资金为主的投资机构,90%受托资金来自大型机构、上市公司、国有资本等实力强大的机构投资者。2015年,泰格医药(SZ.300347)等四家上市公司(或实控人/股东)成为盈科的基石投资人。2017年一家金融机构、三家国企成为公司又加入了盈科资本的基石投资人行列。机构资金规模大、可持续发展性强、投资者关系维护成本低等特点,为盈科资本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天然的优势。
不过,在盈科资本高级合伙人、金融事业部总裁吴淑青看来,好项目和好眼光是机构投资者真正愿意携手盈科资本的根本点所在。已成为多家大型银行路演座上宾的吴淑青,对于银行资金的需求“痛点”已较为了解。“项目较为稳定的回报预期是银行资金最关心的,”吴淑青说,“所以除了路演,我们今年也策划了‘走进’系列活动,带着我们的LP亲自去我们投的项目公司看看,这是最有说服力的。”
好项目对资金的聚合力 促发健康生态
2018年上半年,盈科资本实现退出的项目有5个,其中收益最低的收益率达58.92%,年化收益率最高的达到惊人的1400%,盈科资本下半年还将有近10个项目进入退出周期。从火炬电子到淳中科技,还有万魔声学、康华生物,盈科资本一面实现着项目的不断IPO退出,一面又实施着更大的布局。
在盈科资本董事长钱明飞看来,2018年又将是盈科资本收获满满的一年。仅仅上半年,盈科资本就将两只独角兽:柔宇科技和华云数据收入囊中,两个项目的投出金额都达到数亿元。
此外,盈科资本着力布局了小米生态链,在深入调研了多家小米生态链成员企业后,重点投资了纯米、秀美时尚和金史密斯,使得小米生态链企业的总投资家数达到4家,是今年国内投资机构中唯一系统性战略布局小米生态链的。
而在盈科资本始终占有优势的医疗健康、新能源和尖端制造领域,盈科资本今年上半年又陆续斩获了医疗器械第三方维修行业的细分龙头公司健康力、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电池业第二位龙头的亿鹏能源,以及国内唯一、全球唯二研发生产芯片制造设备核心零部件:双工件台的企业——华卓精科。
几乎每一个投出项目,都历经严格的“臻选”,钱明飞为盈科资本立下的“百家龙头、万亿市值”的目标,正通过一个个细分龙头项目的投成,而逐步地实现。
募、投、管、退每个环节的良性运转,正在形成生态效应,聚合着更多机构资金的垂青,也吸引着更多优秀公司寻找盈科资本的加盟。2018年,为了公司更大管理规模的预期达成,公司还上线了一套专业的项目管理系统,配合资金端的基金管理系统,更加高效、准确的管理能力将得以实现。盈科资本寄望着来年更上一层楼。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投资官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