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高瓴资本张磊又火了:17岁入党,45岁身家170亿,却因为花边新闻火遍全中国

来源:私募中国网

2017-10-17 18:05

作者:bob

摘要:

张磊的这几十年简直就是“励志人生”的教科书材料:1972年出生,17岁入党,18岁考进人民大学,26岁被耶鲁录取,33岁创立高瓴资本,45岁身家170亿…



张磊 配图来自高瓴资本官网

  张磊火了,不演戏,不直播…却传出了和男明星的“暧昧新闻”,有点扯。

  作为河南老乡,私募君查找了下张磊的过往资料,发现他的这几十年简直就是“励志人生”的教科书材料:

1972年出生

17岁入党

18岁考进人民大学

26岁被耶鲁录取

33岁创立高瓴资本

45岁身家170亿

  现在大家都习惯了称呼“高瓴资本张磊”,但鲜为人知的是,张磊结缘创投圈的起点并不是管理着300亿美金的高瓴资本,而是SinoBIT 中华创业网。当然,中华创业网没有彭于晏名气大。

  2000年农历除夕,张磊回国,随即创立了SinoBIT 中华创业网。就在网站倒闭风险来临的时候,中华创业网于当年8月起开始赢利,而且是高赢利,这意味着中华创业网开创了互联网企业赢利的先河。软库中华基金的首席代表石明春评价说,中华创业网是中国最有影响的投资品牌。

  那年,张磊28岁,如果他留在国外,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金钱、汽车、高尔夫式的生活。还可以与妻子享受家庭的乐趣。但他都放弃了。

  张磊解释说:“一个人的发展有他的必然性,我17岁入党,回国的举动应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对祖国的感情发生在一年365天, 只是在回国的这一天体现罢了。”

  父母只知道耶鲁

  全国杀人犯,就属驻马店。

  驻马店的杀人犯,个个都单干。

  这是旧社会时候,驻马店当地传唱的一首自黑民谣。私募君的老家距离驻马店不远,一位驻马店的大学同学告诉我的。当时我听了感觉毛骨悚然,以为他要打我,结果他只是在用顺口溜讲小笑话,逗乐了一圈同学。

  张磊就是驻马店人,1972年,张磊出生于这里,一直生活到17岁。之后,张磊以河南省文科高考状元的身份,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系,离开河南前往北京学习和生活。

  在我们当地,很多人至今还认为,只要考上了人民大学,回来就能当个县长之类的“大官儿”。不知道当年张磊和它的父母是不是也这么想。

  1998年,张磊申请到美国读研究生,这是他与耶鲁大学结缘的开始。之所以选择耶鲁,张磊解释说,“首先,这是我父母唯一听说过的外国名校。其次,在整个中国,耶鲁也是人们都知道和尊重的名校,很多的中国领导人都在耶鲁接受过教育。”

  耶鲁的经历,改变了张磊的人生轨迹,在这里他不仅学到了全世界先进的知识和思维方式,还遇到了恩师大卫-史文森。

  在恩师的帮助下,他成功拿到了3000万美元的起步资金,这才有了今天管理300亿美金的高瓴资本。那些当初支持张磊的LP,一直支持至今。

  高瓴资本的名字,就是取自横贯耶鲁管理学院的一条道路。

  身家170亿

  根据最新的胡润富豪榜,张磊以170亿身家入榜,相比去年排名有所下滑。

  排在他之前的是刘益谦家族、红杉中国沈南鹏、九鼎创始人吴刚,紧随张磊之后的是混沌投资的葛卫东、马云的搭档——云锋基金的虞锋。

  张磊的投资代表作有,腾讯、京东、滴滴、摩拜单车、去哪儿、爱奇艺、Airbnb,还有蓝月亮、蔚来汽车等等。2017年7月份,他还控股了鞋王百丽,成了百丽鞋业的实际控制人。之前私募君分享过标题为《高瓴资本控股百丽75天!张磊:我们投过不少高科技公司,但百丽做的事情他们都做不了》的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看。

  888.8888万美元和3亿元的捐款

  2017年6月23日,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向母校人民大学捐赠3亿元人民币,并设立“中国人民大学高瓴高礼教育发展基金”。

  这其实是张磊第二次像向人民大学捐赠,之前的一次是在在2010年10月份,张磊当时向人民大学捐赠过1000万人民币,并受聘为学校董事会副董事长。

  此外,同样是在2010年,张磊还向美国的母校耶鲁大学捐赠过888.8888万美元。张磊之所以选择捐赠888.8888万美元,是因为数字8在中国文化中有特别含义,其发音类似“发”,代表了财富和运气。

  从2005年的2000万美金到管理300亿美元,12年间,张磊带领高瓴资本走过了一个轮回。在这个轮回中,张磊成功投资了百度、腾讯、京东、摩拜等一批中国互联网企业。然而张磊觉得,自己的起点应该从1994年毕业时开始,因为没有人大,就没有今天的张磊,更不会有今天的高瓴资本。

  张磊是个知道“报恩”的人。

  但是在2010年的时候,很多人对张磊捐款给耶鲁的的行为感到不可理解,网友立即对张磊和他创建的 Hillhouse Capital Management (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展开“人肉搜索”。

  有人极为愤怒:“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材生帮着人家发展”,甚至调查出他和他的公司在四川地震等事件中并缺乏表现等等。张磊吃里爬外的形象跃然而出。

  和明星不一样,张磊不靠粉丝吃饭,所以这些声音对他来说意义不大,当时他也没过多的辩解。

  他只是默默地在2017年6月份,向母校人民大学捐了3亿人民币…

  正名

  当时有位旅美学者薛涌站出来,为他说了两句:

  我们夫妻二人(薛涌夫妇)都在耶鲁接受的博士教育。读到这则新闻,心里实在非常复杂。老实说,如果我们有张磊的能力,也许确实会优先考虑给国内捐款。

  但是,回忆一下我们自己的经历,又对这样的行为感到应该理解。因为二十多年前我们结婚时,妻子在北京是个“黑户口”。她被分到外地,我们不愿意两地分居,索性“黑”了。代价是没有工作,有时还为临时户口操心。后来决定出国,两人一起学英语,考托福。1993年我们正处于弹尽粮绝的状态,她接到从耶鲁寄来的一个厚厚信封,打开一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被录取了,两万多美元的学费人家给支付了,另外给将近一万的生活费,整个三万多美元!有生以来,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钱。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就麻烦了。有这笔钱并不一定能出国。出国要有护照。按当时的规矩,大学毕业服务不够一定年限者,出国必须有海外关系,还必须支付大学的“培养费”,把账还清了以后,就可以扫地出门了。于是,我们全家紧急动员,先找到在台湾的姨妈开证明,然后到街道派出所开证明,记不请跑了多少地方,当然也送了不少礼,其中颇有些差点前功尽弃的惊险关节。最后,把所有积蓄都拿出来,按照国家开出的帐目,把大学四年国家在她身上花的钱全都还清。再向父母借了些钱买机票,一下子就飞了过去。半年后,我也跟去探亲。我毕业后为国家服务十年,不用缴纳大学的培养费。但是,我去探亲,按规定必须辞职。而这又是一场有惊无险的奋斗,比如找地方存档案、在一堆“不行”、“不办”的声音中绝处逢生等等。我还记得最后办成的那一刻,跑到单位要最后一个文件。窗口一位冷冰冰的小姐把盖好章的一张纸往我面前一仍,甩过来一句话:“你从此和我们没有关系了!”

  我到了耶鲁探亲,人家对我这个“家属”则无微不至。比如,我只需缴一点点钱就有了医疗保险,白拿了学校图书馆的借书卡,使用健身房等等设施,还能在旁听两门课。总之,除了课松一些外,和正式学生也没有什么太大差别。我正是利用这个机会好好表现,被教授看中,什么也没有考就被录取到硕士课程。日后一帆风顺,直到拿了博士,而且六年下来一直拿着全奖。除了正常的奖学金外,学校还给各种钱在夏天让我学英语、学日文,甚至送我到日本学了整整一年。说“耶鲁改变了我的一生”,难道还有什么争议吗?

  从中国上大学、工作到耶鲁读书,一个人直接的感受往往确实就是“耶鲁改变了我的一生”。张磊的捐款,在耶鲁从校友拿到的捐款中只是很小的一笔,在美国并没有太多新闻价值。在中国有新闻价值的,是这一行为所显示的教育模式和中国是多么不同。

  第一,美国的名校,特别是常青藤,现在大多靠校友吃饭。这些学校只要发现人才就去招募、争夺。你要是穷光蛋,学校就把学费生活费全包下来,而且还会毕恭毕敬地说:“感谢你到我们这里来读书!我们的校园因为有了你一定会变得更加丰富。”入学后,学校对你无微不至。特别是本科生,有时让我感到学校活象个惯孩子的父母。比如,大学生是谈恋爱的最佳年龄,中国的大学对待学生的恋爱经常有各种“不准”。美国的学校竭尽全力为此创造条件,甚至在招生中采取倾斜政策,保证男女平衡。

  一位美国学生告诉我:大学生是第一次离家的孩子,刚离开父母心里空落落,大学就要成为学生的第二个家,迅速填补父母在孩子心里留出来的感情真空。如果你在大学里找到自己的配偶,那是学校最高兴不过的。大学所期望的是:你们夫妻一辈子都忘不了自己的家庭是在哪里组成的,都会把大学当成自己的家。日后家里有需要,你当然会把大笔的捐款拿出来。当然还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回家”读大学。

  第二,学校靠校友,对毕业生也就非常恭敬。比如,我们毕业后,学校总把校友刊物免费寄来,系主任每年写信报告系里的情况,学校在我们的居住地区有活动总要通知。耶鲁选校董,也每次都把选票寄来,并且反复通过电子邮件等通信手段督促投票。要知道,校董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校长就是校董事会任命的。谁进董事会,又要由校友投票决定。

  2002年著名华裔建筑师林璎当选耶鲁校董,就是受到校友协会的支持。我们夫妇当时虽然博士都还没有毕业,但已经有了硕士学位,以校友的身份投了票。这大概是我们作为外国人在美国行使的唯一一次选举权。所以,我们拿的并不仅仅是一张耶鲁的文凭,而且是一个当家作主的权利。学校要是惹你不高兴,你也可以通过校董事会施加压力。

  张磊究竟对中国捐了多少钱,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他给耶鲁捐钱,则不过是人家大学经营模式的日常运转和效率而已。你现在就是给美国名校缴足三万多美元的学费,人家培养你还是赔本的。何况许多学生是人家倒贴钱请来的。这么赔钱培养学生怎么赔得起?人家学校牛就牛在这里:我们的教育能够保证你成功,而且保证你成功之后会认识到是我们的教育改变了你的一生,最后你会捐钱来感恩。如果你毕业后收入低、欠的教育贷款还不起怎么办?许多名校(特别是法学院等)的作法是:全免!

  理由大致有两条:

  第一,在我们这么优异的地方毕业后,你放弃高薪而从事低薪的公益事业,那就算我们学校为社会作贡献了。

  第二,如果你真没有技能拿到高薪工作,那一定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对你说“对不起”还来不及,怎么会追着向你要钱呢?

  张磊的行为,应该促使中国的高校好好想一想。我们要是一天到晚和学生算培养费、惩罚不能按期还贷的学生,怎么指望学生象张磊对耶鲁一样对待自己的母校?他们又怎么爱得起自己的祖国呢?

关键词: 高瓴资本 张磊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投资官立场

推荐:
  • 盈科资本金渌:中国财富管理不能套用国外模式,挑大梁的
  • 一声叹息!春晓资本创始合伙人韩越被“刑事拘留”
  • 前财通资本执行董事“周晓晨”加盟盈科资本,出任盈科资
  • 沈南鹏母亲雷厉风行、张颖母亲赏罚分明…怎样优秀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