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最喜爱的GP长这样:优先保证资金安全,别无底线的承诺LP能参加投委会
如果一个LP什么都不懂,进入了投委会后会打乱GP的投决过程、理念甚至战略。
图片来源:pixabay
在募资趋难的当下,对于机构投资者(GP)而言,如何获得有限合伙人(LP)的投资成为他们当下最头疼的命题之一。
究竟LP在选择GP的时候看重什么?双方如何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如何合作实现共赢?
6月10日,在2018(第二十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的一场分论坛上,盈富泰克国家新型产业创投引导基金总经理刘维平、盛景母基金创始合伙人刘昊飞、鼎晖投资创始合伙人王霖、创世伙伴资本合伙人宗俊、熠美投资合伙人丁大立以及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母基金管理合伙人Seungha Ku等知名业内大咖对上述问题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保证资金安全是第一原则
在刘维平看来,风投行业的本意和本心,应该是支持实体经济的,本质上是替别人理财、代别人受托、代别人管理,因此安全性是行业最基本的要求。
保证LP资金安全,并把这个原则放在第一位,几乎是所有参与讨论嘉宾的一致意见。
丁大立认为,作为GP,首先要有严格的纪律性和风险控制能力,其次能给LP提供长期稳定的回报。
“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一些契合点,从整个布局风控的体系、人员安排和组织团队分配上,对于LP和GP关系的组成,这当中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王霖直言,LP和GP是一个合作伙伴关系,共舞共荣。LP在给GP出资的同时,GP对LP是有责任的。
这当中,GP要保证LP资金的安全,这是最基本的,从机制上的托管、后台的风控都需要做好。
事实上,王霖认为,作为GP,一定要扎扎实实把安全风险控制在第一位,第二把业绩做好,这样才能实现GP、LP的共赢。
他强调,LP投资追求的是回报,而且是长期的、稳定的回报,所以GP在投资的时候要追求长期价值的实现。
因此,投资要追求的:一是解决社会痛点问题;二是中国的模式和技术创新。
此外,GP还可能面临要满足部分LP的特殊需求。例如政府引导基金除了追求长期回报外,还有很多带动地方经济、地方企业发展的使命。
不过,王霖也强调,事实上,很多GP在融资的时候都说LP可以参与投委会,但这是绝对不允许的,LP投资GP就是要GP专业的知识、判断和团队。
如果一个LP什么都不懂,进入了投委会后会打乱GP的投决过程、理念甚至战略。
他还指出,GP在挑选LP的时候,不能什么钱都拿,要看自己能不能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轻易接。与此同时,需要找到匹配自己投资期限的LP。
Seungha Ku则展望未来,认为现在很多国内的LP未来会非常国际化、专业化,但现在市场仍有学习空间。
“现在LP的种类越来越多,包括国家的股权基金、大型保险公司、信托、财富管理公司、市场化母基金。未来十年,行业在中间可能会有调整,但需要我们在看基金的时候,需要理解所有的合伙人、团队的情况,项目进展的情况,内部管理的状况等。最关键的还是风险管理。”
匹配和谐才能共同成长
作为LP、尤其是母基金,又是如何选择GP的?
刘昊飞认为,首先需要关注整个基金的生命周期。他指出,创投基金往往都是十年左右的时间,因此首先你要有一种能够跟时间做朋友的思维。
“在中国,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赚钱的机会很多,做创投的人要克服很多诱惑,避免赚一些短期的钱和快钱,跟着你看到的五到十年的趋势一起去成长,从而抓住企业的长期成长,也就是复利的成长期。”刘昊飞说。
他指出,母基金管理人并不能直接跟创业者花很多精力去进行交流、做风控,是一个被动型的投资人,所以对于母基金而言,需要找到在尝试建立能够经受住很多短期诱惑、在擅长的领域里深耕的基金管理人。
“过去两三年时间,行业以几何倍数级别在爆发,但当市场供给过剩的时候一定会产生反转、出现萧条周期,这时候会有很多基金管理人处于危险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刘昊飞认为,需要提前考虑好这个时候的到来,只有做好准备,才能够真正跟时间做朋友,通过在安全前提下获得中长期复利的回报。
“把钱给谁,是一个非常慎重的决策。因为钱给出去后,对方怎么使用这笔资金,你是没有任何主动掌控的能力的,但这类GP,LP一般也不会投。”
所以刘昊飞表示,首先,每一个LP都需要去看基金的储备,过去的投资人履历,要去判断这个团队是否靠谱。
另外,在做投资的时候,会经历很多不确定性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看到哪些可以把控,哪些可以帮忙克服。
在找寻GP的时候,作为母基金管理人,刘维平指出,第一要求就是规范性。
“GP要按照规矩办事,定好自己的角色,按照自己的理解做好自己的事情。因此LP和GP要匹配和谐,才能真正一起好好成长。”刘维平说。
宗俊则强调“对的人”原则。他指出,其实LP在投资GP的时候,跟GP投资创业者是有一些类似的。但LP在投资GP的时候,会看重选择跟自己合适的人。
因为每一个基金都有自己非常独特的风格和投资理念,因此LP应该仔细想想自己要做什么样的投资组合,里面需要什么不同类型的GP参与。
反过来,GP也要反思自己究竟聚焦哪些产业、适合什么样的LP,在LP的投资组合中充当什么角色。
丁大立认为,在中国,LP对退出的时间要求比较短,因此国内的GP需要更重视退出。
他表示,国内有很多GP投资做得不错,但是受限于国内退出相对难的环境,在退出节奏上把握得不是很好,这样会难以给LP实现回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投资官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