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你还对人工智能颠覆世界忧心忡忡? 5位AI创业者说现状是这样的……

来源:投资中国

2016-08-29 20:03

作者:牧扬

摘要:

云知声在2012年创业,四年之前,没有AlphaGo。

  2016年8月28日,由宜信、华创资本、彭博商业周刊举办的“硅谷对话北京-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投顾高峰论坛”在JW万豪酒店举行。论坛邀请到了5位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者,亮风台创始人兼CEO廖春元、云知声CEO黄伟、盛开互动CEO曾祥永、慧眼科技创始人兼CEO单霆、Segway&Robot创始人兼集团副总裁蒲立,共同分享了人工智能在AR、语音识别、无人驾驶、图像识别和机器人领域发展现状。论坛由宜信财富投米RA首席技术官胡金辉主持。

  黄伟说:“云知声在2012年创业,四年之前,没有AlphaGo,整个世界对AI的关注没有那么重,那个时候我们定位一个创业公司就是比较牛的事情。”但自从今年3月,AlphaGo令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败北,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甚嚣尘上。

  如今,科技也“侵入”金融,或正发挥着深刻的推动作用。宜信财富创始人兼CEO唐宁说:“如果说过去致富,是在互联网网贷方面取得了成果。未来十年会看到什么?我们会看到机器人投顾,也会看到量化策略、机器算法驱动我们的另类投资,驱动高净值客户在资本市场配置方面的顶级产品越来越多地涌现。我们还会在保险科技方面有长足的进步,科技让保险业变得越来越高效,无论产品设计上、保险产品和服务的获取上、渠道上……”

  所以人工智能当下到底发展到了什么地步?如果以亮风台、云知声、盛开互动、慧眼科技和Segway&Robot等五家创业公司为坐标,即使他们并不能代表整个产业的最前沿方向,也足以令我们管中窥豹,了解当下人工智能在增强现实(AR)、语音识别、无人驾驶、图像识别与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发展情况。

  廖春元:根据最新的IDC的报告,预测是2016到2020年,AR年符合增长率会达到180%以上,2020年全球的AR、VR的市场值是1600多亿美元,有一个预测是2017年以后AR的营收超过VR,这个感觉跟我在市场上的第一感觉是非常吻合的。

  我们感觉到一大批AR的客户进入这个市场,明年的时候会看到一批的应用会落地,不管是常见的营销、游戏,包括教育,包括工业,会有一批,这里头我能感觉到这个行业的确慢慢地起来。

  黄伟: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技术今天都已经实现了。但是难点在于什么呢?在于我们今天只是完成了0到1,还需要更多的努力。语音识别已经发展了七八十年的技术,以前准确率只有80%左右,现在我们做到了95%以上,达到了商用的临界点。但是还有很多需要突破的。例如强噪音,我在街头、餐厅,很多噪音污染,还有口音、方言的影响,语音识别是不是还有这么好的表现?

  哪怕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我们还会遇到非常多的挑战。例如,我们希望人和机器人之间有一个自然语言对话的方式,但是不是说每一次人都走到机器人距离很近的地方说话。

  单霆:无人驾驶这个事儿稍微有点遥远。

  智能驾驶分为这么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辅助驾驶阶段,就是你人在开车,但是你有时候会走神,即将产生事故的时候,这一刹那,汽车计算机帮你驾驶,这是辅助驾驶。这个阶段,很多车上已经有了,有的时候你车会追上别的尾,我们的雷达会帮你自动刹车。

  第二个阶段是半自动驾驶阶段,主要的时间都是人控制汽车和驾驶汽车,只是某些特动的场景,比如说高速上,路况、车况比较简单,没有那么复杂,这个时候就由计算机控制汽车。特斯拉已经实现这个功能。

  第三是全自动驾驶阶段,无人驾驶阶段,这个稍微有点遥远,没有完全的像谷歌那样连方向盘都不带,稍微有点遥远,五到十年之后有可能会出现。但是某一些特定的场景下,比如说园区、景区、矿场是可以实现的。为什么呢?第一,低速;第二是场景很简单;第三是线路比较限定。高尔夫球场车,A点到B点,以前是球童开车送你过去,有了这个之后,可以省了这个球童,类似特定的场景,无人驾驶可以实现的。

  其实大家感觉无人驾驶、智能驾驶很遥远,这两年才兴起,但是你生活当中方方面面都深入到你的生活中来了。

  曾祥永:我一直从事计算机视觉和图像识别领域工作。目前大家知道,基于最近几年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算法的突破进展,图象识别这个方面也是突飞猛进。图象识别就是让计算机能够识别场景当中有什么东西在那里。具体讲,包括人脸识别和物体分类、物体检测这些最新的算法,在测试题上已经达到了超越人脸准确性很好的成绩。这是最新的技术上的进展。

  举个例子,一个人穿的衣服很漂亮,我拿手机一拍就能识别它的品牌吗?能做到了,预先我们要做很多同款服装的数据,包括橱窗的数据和真人穿着的数据。这种技术在测试集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在复杂的现实世界,环境中有很多光线和不同背景,都会影响实际应用的准确性。

  另外,基于深度学习的识别技术,运算要求是非常高的。相关算法要经过大量的优化和效率提升,才能够在低端设备和主流设备上运行。

  现在还有一个趋势就是专用芯片——基于深度学习的芯片,一些大公司和创业公司都在这个领域发力,这也是一个技术趋势。

  蒲立:我今天想通过这个智能机器人做的方向分析两个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第一个趋势就是人工智能研究范围的扩大。

  我们看到过去的十年、二十年,人工智能的范围是在扩大的,不光在推理、学习方面,也在于语音、在于视觉,在于人的移动方面。今天人工智能不再是高高上上云端存在的推理学习的东西,而是真正大家接触到手机上运用的东西,这是过去十年、二十年的趋势。我们可以看到,通过语音,通过计算机视觉,它们获取了物理世界当中的信息,然后再通过我们的大脑去处理这些信息,其实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要模拟人这个智能体各种能力的话,还缺一步,要把思考的结果反馈到物理世界当中去。其实作为这个方面,机器人是一个天然的载体,人工智能的载体,能够把结果实实在在的反馈到物理世界当中。

  第二,很重要的一点,人工智能的民主化。大家手机当中用到了这个东西,潜移默化的,大家非常密切地使用到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好处。现在硅谷、Facebook这样的企业推进计算机教育领域的民主化,在全世界各地资助非营利组织教大家编程,教大家人工智能的概念,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每一个人,每一个消费者对这些概念、对它背后的原理更加熟悉,会知道人工智能到底什么意思,知道我们人工智能未来优势在哪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投资官立场

推荐:
  • 这是一份2017年投资人最关心的行业预判
  • 周鸿祎:某公司的人工大脑只是个噱头而已
  • 投资人谈VR色变,VR好戏却刚刚开始
  • 2017年8大创业趋势:AI蕴藏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