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首页 > 风投 > VC >

海银财富惠晓川:资产荒不会很快结束 VC/PE是破局关键点

来源:投资中国网

2016-11-17 21:11

作者:陶辉东

摘要:

当前资本市场最大的新常态是资产荒,资产荒不会很快结束。

  2016年11月17-18日,由投中信息、投中资本联合主办,投资中国网协办的“中国投资年会·北京”在北京JW万豪酒店举行。本次会议上,上市公司、VC/PE、创新企业三方不同诉求叠加碰撞,构建了一个不同空间相互交融的投资并购生态圈,对资本市场的创新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来自海银财富的副总裁惠晓川分享了新常态下如何破局。他表示,不管怎么样,当前资本市场最大的新常态是资产荒,资产荒不会很快结束,到了明年投资难度还会增大。而股权投资将会是一个破局之道。

  以下为《投资中国网》整理的精彩观点分享:

  今天活动的基调叫资本折叠,我突然想到,最大的折叠就是环境的折叠。我的北京同事跟我说,前两天北京的环境是伸手不见五指。北京的投资环境是一样的就是等风来,风来了环境就好了。今天我的主旨演讲,结合我们财富端对目前资产荒大背景下股权投资的看法,从宏观层面谈一些我们简单的研究观点。

  今年的经济新常态大家都知道,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资本投资来讲,现在碰到最大的结构性问题就是资产荒,为什么这么说?现在各个市场大类资产表现、估值都不是特别尽如人意。目前GDP增速随着劳动力人口减弱,增速是趋缓的。所以企业再投资的欲望并不是特别强,企业资金也没有进一步扩大再生产,脱实向虚。今年这一轮房地产市场对资金虹吸的效应,对各大类资产都有一定的拖累。而且我们的股市、债市、大宗商品,从某种角度来讲,相对估值还是呈现了一定的泡沫化趋势。现在的问题在于居民财富跑不赢通胀、机构投资者的回报跑不赢负债,这是目前投资最大的一个新常态。

  如何破局呢?今天主办方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学习的机会。权益类投资中,PE/VC或者早期投资,绝对估值相对偏高,但股市估值相对低一点。这两天大家除了看大选之外,仍然看汇率市场。从离岸来讲,近远期所有汇率差显示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比较大。而且目前中美十年期利差收窄,从政府角度来讲,在独立货币政策与资金外流之间取得相对平衡,无论是实体经济回报还是债股、汇率,投资压力都是比较大的。大选结果公布第三个小时,其实多空双方都是以失败告终的,做权益类投资的,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在大选公布第三个小时,以失败告终的结局谁也没想到。我想这都是目前我们碰到的无论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压力下,投资带来的困扰。如何破局呢?我想今天PE/VC股权投资应该是一个破局之道。

  从中国国内来说,我们的想法是这样的,把中外股权投资回报率比较一下,整个国内的股权投资回报IRR还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创业板去年到10倍左右,今年的上证A股,整体的市盈率也到了相对不是特别高的水平。实际上现在的PE和VC整体市场格局还是受到了新三板市场估值的挤压。但我们从ROI角度看,企业投入资本回报角度看,创业板还是比主板和新兴成长行业优势更为明显一点。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来谈PE和VC投资的意义所在。

  从政策上来说,我们非常尊敬的成思危先生1998年在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中国风险资本事业的提案,到现在发展了18年。这两年整体的政策连续性为我们股权投资市场提供了比较好的环境。但今年政策不确定性还是比较多的,中概股、注册制暂停等等,政策面上仍然有很多不确定性。但实际上,目前的股权投资行业并没有真正的进入所谓的寒冬,刚才浦发银行的刘总也讲到了,今年国内企业“走出去”买买买的动作是非常多的,而且跨境并购频率越来越高,出手规模一次比一次大,尤其蛇吞象案例特别多。所以我想接下来市场将释放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我想谈谈几个看法。从看行业估值角度来讲,各有各的看法;从资金面角度来看,今年整体资金面偏宽裕我是认同的,宽裕程度比我们想象还要大。而且通过央行的政策,这个趋势可能未必能够做到短期收敛。所以从资金面上来看,闲置沉淀资金仍然有寻找较高资本的冲动。在GP选择项目和行业的时候,有些人说选项目的时候看好的是未来产业链整合,看行业大发展,看公司治理,商业模式,营销体系,它的产品细分,它的专利技术等等,这些更多看的是未来市场的成长性,但有些更多看的是企业讲故事的能力。比如说早期投资,我们碰到很多案例,企业的包装上大做文章。实际上在对赌第二年第三年的时候,利润也没有放出来,就发现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会裸泳的。有些时候确实是这样,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两年以新兴产业为代表的GP越来越多,互联网不用说了,然后是广义的IT,包括“互联网+”的一些企业。还有以大健康为代表的医疗健康行业,中国是为数不多的未富先老的国家,这两年所有的投资趋势都在往大健康医疗、医疗器械方向转,而且基本上如出一辙。今年转的特别多,包括海外QDLP也大量参与国内的大健康产业并购和重组,细分行业的投资机会越来越明显,也是我们非常高兴看到的。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痛点和问题。今天除了和大家探讨机会之外,更多也要看到这个行业的痛点,还有哪些需要我们大家做改善的。刚才邵总说八千美金人均GDP,它是接近美国七十年代中期的水平,但我们国内PE投资却比美国又晚了将近三十年。虽然起步比较晚,我们国内和美国也有很多阶段是比较类似的。比如在第一阶段,我们主要投了一些成长性的企业;第二阶段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成长性的IPO项目越来越多。第三个是并购阶段。现在市场当中很多GP、上市公司,包括财富端,非常愿意去投跨境跨界并购、资源整合项目。投资机会也层出不穷,越来越多。我们大概举几个具有典型代表的案例来映射一下国内这两年两个代表性的企业,一个是腾讯,一个是美的,腾讯代表新兴成长型行业跨境并购。

  2005年到2016年腾讯全系投资达到了730亿,是非常高的,发起并购一共超过100次,因为腾讯是立足于整个社交的价值链深度挖掘,利润扩大了72倍,市值扩大了将近300倍。目前国内,乃至国际上,也没有第二个企业可以和我们的腾讯相制衡,它至少是目前国内互联网社交企业的NO.1。美的是另外一种风格的企业跨境并购代表,它代表的是传统行业,在今年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中,很多产业链在洗牌和产业重组当中,这里边结构性投资机会非常多。原来我们的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讲究的是规模效应,讲究规模化和标准化,但美的却打破了这样的标准。美的从做白电起家,脱胎于乡镇企业,先后并购了很多企业,把整个产业上下游做了比较完整的整合。最后有战略性的投资是今年先后并购了德国的库卡以及东芝的生活家电,投资小米科技,把它的业务链宽度扩大很多。有些企业虽然是精耕细作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但有些项目到底值不值得投,还是值得把握的。尤其最近两家大家热议的企业,我就不说名字了。前两天他们企业做很多产品的发布会,我也都参与了一下。它的产业链布局非常大,我不禁想到,再过十年,技术革命可能从目前的信息化革命进一步过渡到信息革命,消费结构再发生变化,他们的产品到底能不能适应目前80、90后的消费习惯,仍然是要打问号的。

  时间关系,最后简单讲几个重点。PE/VC大家都熟悉,现在的机会可能更多的还是偏向于早期多一些。当然,也不是说PE的大机会没有,也有很多。PE相对来讲和VC不同,更多往并购方向发展。无论是作为企业股东还是财务性投资人,PE会参与公司治理,提高行业的资源整合和管理效率,最终以并购方式去退出。但是总体来讲,我觉得目前大的产业性的机会,周期性的大机会,还是孕育在VC阶段会比较多一些。

  最后谈一下我们研究的看法,叫资金生态的演变和配置觉醒。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从2015年开始,我们LP的类别和范围不断的在丰富,不断的扩大。原来LP基本上是投行机构、上市公司、大的企业主,但现在参与PE/VC股权市场的LP丰富程度越来越多,包括境外QDLP,包括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从侧面可以看到,政府希望通过资本之手来撬动社会资源,也希望参与到未来整个投资过程当中。根据数据,2020年大的资管市场规模是174万亿,比现在翻了将近1倍。我们现在存款规模,居民加企业加政府存款也就是一百二三十万亿。在这么大的市场蛋糕当中,股权投资一定会分到一杯羮的,接下来的经济变革中,股权市场发展也非常快。我们作为个人LP,或者上市公司,投项目的话要做哪些准备?

  第一个,对你所投的企业行业最起码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而不是基本的认识。第二,要做到一定的分散,目前整个PE市场来讲,成功退出的案例比较多,失败的案例也很多。母基金是最好的落地方式,它兼顾了项目的周期性以及项目的多元性,如果你是一家上市公司负责财务的,如果看好行业想做权益投资的话,尽量做到分散,而不要过于集中。母基金在未来几年当中会得到非常好的发展,也为未来扩大LP资金来源,扩大LP多元性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和条件。不管怎么样,成就与挑战是并存的。国内母基金现在的发展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很多大型投行来说,包括银行、券商、险资、资管,应该说对母基金的推广还是比较晚的。如果说母基金起步能够再快一点,未来股权投资的红利我们还可以分享的更多一些。最后就以全球最著名的耶鲁大学基金为例,这也是全球资产配置当中最具意义的参考。参考标普500,过去二十年这个基金整体组合以及它的投资回报稳定性是非常惊人的,回报率也是非常惊人的。它的诀窍在哪里?通过数据可以看到,平均收益率年化将近15%,标普500是10%,而且年化标准差可以到12.6%,并且还能有一个比较高的夏普比例。从2012年到2016年,这支母基金超配了大量股权投资,平抑了这类基金。未来无论是PE还是VC大家都可以超配一部分。最后给我们企业做一个广告,这是我们给大家的资产配置建议。不管怎么样,希望做到分散,未来的市场投资机遇和难度是并存的。前面讲到了资产荒如何破局,资产荒是新常态,资产荒不会很快结束,而且到了明年投资难度还会增大,希望今天的一些发言能够给在座各位投资带来小小的帮助。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投资官立场

推荐:
  • 小米IPO引爆VC狂欢:866倍超级回报归属晨兴资本,刘芹用5
  • 钱荒,这是VC们“下跪”的年代:工资临断发,为了找钱G
  • “4天6000万”对VC/PE影响有限!投资人:阴阳合同手法很多
  • 创始人散伙、投资回报“颗粒无收”,微软前CTO的3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