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CEO周源:最恐惧自己狭隘 每个人脑中的知识都是淘宝
在被问及内心最大的恐惧是什么,周源表示,是狭隘…
7月9日“未来世界2016联想之星WILL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闻名经济学家周其仁及30位创业前锋,讲述在企业家、科学家、经济学家眼里的未来。
知乎CEO周源认为,知识会越来越有价值和有价格,知识本身会越来越值钱,越来越能够在这个市场上被贩卖、被销售,未来,知识会越来越有价格,知识会越来越被人们需要,拥有知识、拥有技能、拥有经验的人会越来越因为知识本身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这些都是毫无疑问的,知识服务化的过程。最近看到每个人,都觉得他脑子里的知识是淘宝,需要被别人去访问。”周源说。
在被问及内心最大的恐惧是什么,周源表示,是狭隘,“人都会在某个阶段很狭隘,来自于我最大的恐惧是我不知道我狭隘。我可能就做了一些判断决定。”
以下为知乎CEO周源在“创业者眼中的未来”论坛中的发言速记整理:
知乎是一个线上的知识讨论社区,如果在座的有一个问题要问可以上知乎,有各个行业的专业人士他们会来回答你的问题。
参加联想之星WILL大会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谈到我现在最关心的一件事是什么。我最关注的其实是在整个消费升级的变化里,新一代的消费者以及所有消费者在这个环境下它的一些新的行为,这是我非常关注的。举个例子,可能在两三年前的时候,我们要去下载一款收费的软件,比如说这款软件是1.99元,有很多人把自己手机破解了,是越狱,不愿意付1.99元,但是最近我们因为在做知识市场的尝试的产品,我们发现很多人他愿意付几十块钱去给那些陌生人,能够给他提供有价值信息的陌生人,愿意去向他请教问题,能够愿意听他一个小时,通过语音的方式讲话,这个变化是非常大的。对于什么样的东西我要买,什么东西是有价值,什么是合适的。在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上开始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原来认为知识是无价的,或者说他很难标价,但是现在他也是有价格,可以进行交易提供服务的,你发现了消费升级中人们行为方式的变化,以知识的待价而沽为一个例子。
如果每个人做我们每个人的上帝,这样的话这个世界就彻底没有不可知性了,这个世界就没有不确定性了,人可能会面临这样的局面吗?
我认为,从产品角度来看,所有在过去三五年的互联网产品能够活下来的基本上都是靠技术不断地迭代才能够活下来。现在不管是人工智能还是热闹的VR,都是知乎上讨论特别多,也是我特别关注的东西。我认为它发生质变的时间至少在三年以后,我们看到有大量的成本,一方面是整个硬件的成本是非常高,另一方面里面有一个很缺的是内容从哪里来,连接一旦完成以后,其实是一个介质的改变,一定会释放出新的内容的产生,这个新的内容产生一定分成两种,一是所有人个体的内容产生,现在已经看到所有直播平台都好像给了一个窗口可以做这个事情。第二是专业的机构在里面,不光是提供内容,还提供专业的服务,这个事情可能是需要有一个过程。从长远来看,我是一个非常积极乐观的人,我当然相信这个事情一定会发生的。
有人问知乎未来是一个会让人们变得越来越聪明的产品吗?
我觉得知乎首先解决的问题一定是让大家获取到有质量的信息这件事情变得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规模更大。其实过去五年我们一直在做这件事情,通过社区的产品的改进,通过技术的迭代,能让这个东西变得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这里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知乎最后有两种能力,第一种是连接还没有产生知识的能力,知乎其实最开始是没有内容的,是没有知识的,是先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被提出来以后,向所有社区里的人去提问,去征集,把这个内容生产出来,跟搜索引擎的差别很大。搜索引擎引索的是已经产生的内容,我们去连接的、引锁的是没有产生的东西。二是帮助连接还没有被你认识,但是对你可能有帮助,能够给你有答案的这些人。这两个过程在过去五年的发展里面,其实最后有一个网络效益,这里面不仅仅是大家在分享彼此的知识见解,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会获得很多新的机会,大家在里面可能会找到新的工作,可能通过知乎能够出书,也可能在里面交到新的朋友。如果把这个概念包装一下,大家是不是能够获得更多新的机会,能够通过别人的大脑或者是社区的东西让自己的决策变得更有质量,肯定是的,而且这个事情其实是在加速。
知识分享这个事情是一个基础,如果做不好的话就没有所谓的机会所言,在知乎最开始做的时候,在五年前我们所处的互联网的环境是非常娱乐化的,比如说我们都能够想到一些比较大的一些论坛,它的灌水文化、娱乐的文化、抖机灵和瞎扯的文化是非常盛行的。
但是我们自己要做什么我们很清晰,这个事情必须变成一个基础。我们其实在五年看到的就是你说的知识分享是不是大部分人都需要的一个基础需求。现在我们看到的情况是整个社区回答这个问题,是很基础的需求。第二点,我们最近在发生很多新的变化,刚刚说的新机会,因为我们最近尝试做知识市场,去年大家都在说共享经济的时候,说到出行、上门厨师和其他的方面,我的一个感觉,所有的白领都按照蓝领的方式挣钱,比如我有一辆车,最后变成一个司机把你送到北京西站。我也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白领不可以以白领的方式共享经济,需要他的技能,他的某方面的洞见,能够形成经济体系。我们今天开始做这个尝试以后,发现这个事情完全是可能的,而且这个事情一定会加速的。
知识会越来越有价值和有价格,知识本身会越来越值钱,越来越能够在这个市场上被贩卖、被销售,是以个单位的。所以你觉得这是你看到非常有意思的未来,知识会越来越有价格,知识会越来越被人们需要,拥有知识、拥有技能、拥有经验的人会越来越因为知识本身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这是毫无疑问的。其实就是知识服务化的过程。最近我看到每个人,就觉得他的脑子里是知识的淘宝,需要被别人去访问。
谈及同领域所面临的竞争对手问题,目前来看,我们没有特别直接的竞争对手。做社区这个事其实挺苦的。我相信在知识的领域会有很多人去探索它,但是目前这个市场其实太早期,大家如果都是个头比较小的,也很难谈是竞争,大家更多的在培育市场。
知乎在今年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其实是内外两方面的,柳总以前说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首先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是在带队伍层面,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现在确实更倾向于把决策和决定下放给具体的执行团队,在之前的目标比较清晰的情况下,尽可能下放给团队,这是比较显著的变化,带来我们公司整体的迭代速度非常大的一个升级。我们现在自己做支持,做数据分析的团队都觉得你们发展节奏太快,可能跟不上你们发展的节奏。第二部分,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以前可能我们在面对一些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有时候可能倾向于再多想一想和多验证一下,我感觉互联网的节奏完全不是这样,它是一个覆盖,是一个改写。所以有时候要更加坚决,比如我们在4月份上线知乎Line的产品,这个产品在上线前一个星期,我们还在很纠结说这个产品该不该上线,我们内部自己用的好像不够好,不行,不会有人用,但很多时候我们要更坚决一些,面对环境反映更迅速、更敏感、更坚决。
如果问我内心最大的恐惧是什么?我认为是狭隘,人都会在某个阶段很狭隘,来自于我最大的恐惧是我不知道我狭隘。我可能就做了一些判断决定。
原来是事后知道,现在变成事前了。最大的恐惧就是不知道自己狭隘。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投资官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