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政策红包激发申城创新创业热情 要能切中“痛点”

来源:IT时报

2016-10-01 19:11

作者:孙妍

摘要:

切中痛点的方子才是好方子。

  全国首个自贸区落地上海进入第三年,除了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标签外,上海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全球科创中心,处在改革关键期的上海,求贤的渴望比任何时候都来得猛烈,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所言:"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金九银十,在这个人才招聘旺季,上海出炉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人才新政30条"),对比去年的"人才政策20条",新政再次降低了入沪门槛,同时也为众创空间、科研成果转让等放权松绑,以人才激活创新创业的发展。

  为创新创业人才、海外人才降低入沪门槛

  创业者开始发问,具体细则什么时候开始落地?到底有多少创业团队可以达到"一定规模"?政府部门公开了一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国内人才居住证积分达到标准分值并审核通过的有4044人,其中创业人才156人,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96人,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3792人;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5年并审核通过的有244人,另有320人正在审核,全部为企业科技技能人才;直接落户审核通过的有60人,其中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51人、企业家9人。从中可以看出,上海市对创新创业人才实实在在地降低了落户门槛,打开了一扇"窄门".

  "人才政策20条"实施一年,"人才新政30条"对海外人才再开绿灯。科技创新企业聘用行业高级人才不再受60周岁的年龄限制,12项出入境政策措施一一落地,外国留学生直接留沪就业政策放宽。在新政推出之前,张江就开始推行外国人证件"五证联办"模式, 从9月12日实施到现在,共为100多位海归办证,办理周期最多缩短一半。

  张江员工可申请临港"半价房"

  切中痛点的方子才是好方子。从"科创22条"开始,上海市就明确了用落户的优惠政策筑起人才高地的策略。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至于留不留得住,房子成了挑逗创业者敏感神经的重要因素。

  上海图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费浙平几年前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做3D视觉传感器的创业公司注册在了张江,这里是上海创新创业的一块试验田。在张江,他和他的团队享受到了"政策高地"带来的实在优惠。费浙平提到,注册在张江的公司员工可以申请临港的半价房,大家对于这个政策趋之若鹜,他公司很多员工都报名等摇号了。据记者了解,临港地区每年都对张江高科技园区放出一批限价商品住房,外地来沪人才只要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积分达到120分,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工作满1年即可申请。

  "人才新政30条"同时提出了"暖巢"政策,明确提到鼓励大型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利用自用存量工业用地建设人才公寓,其建筑面积占项目的比例由7%提高到不超过15%,缓解创业人才的后顾之忧。

  一间80多平方米的公寓在张江的租金至少是4000多元/月,但人才公寓的租金只有市场价的十分之一,供不应求,排队人数爆满。

  众创空间创业人才可直接落户

  在几年的科创产业发展中,上海似乎在慢慢达成一个共识:不需要再造BAT,上海应该朝技术创新的方向使劲。

  于是,上海先后启动民用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北斗导航、高端芯片等重大创新项目,建设上海光源、超强超短激光装置、活细胞成像平台等重大科学设施。

  在众创空间建设方面,上海大有全速赶超北京、深圳等城市的势头,率先实现了众创空间不备案、不注册、不登记的"三不"政策,截至目前,上海的众创空间数量达到500余家,超过90%都是社会力量创办的,其中71个创业苗圃就已经累计孵化项目超过5500个,在孵企业数量超过6000多家,这为上海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沃土。

  在看到"在本市取得经过市场检验的显着业绩的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及其核心团队,予以直接落户引进"这条落户优惠政策时,IC咖啡总经理王欣宇跃跃欲试,在主题咖啡馆的基础上,IC咖啡近年来一直朝创业孵化空间发展,先后入驻上海、北京、深圳、硅谷、新加坡等地。

  在王欣宇看来,上海近来围绕科创中心发布的政策都被创业者叫好,"人才新政30条"可操作性增强了,具体力度还要看实践。创业团队很难有人力去专门研究政策并落实,实践中涉及集体对接人、流程、申报内容等多个环节。

  高校老师"变身"企业家

  "人才新政30条"的一大突破是将科研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三权"下放到高校和科研院所。

  在此之前,科技成果所有权转让或作价投资时,必须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而且相关收入要上缴国库,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积极性,这也是造成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重要原因。

  在此之前,上海早就在"科创22条"中鼓励科研人员双向流动、离岗创业。上海金融学院副教授陈彬则成了第一个离岗创业的教授,她与学校签下为期3年的离岗创业协议,以技术入股方式加入创业企业,试水"互助保险"这一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教授开公司早就有了,但出去了还能回到体制内的,上海应该属全国先例。中国教育体制决定,企业家很难进入学术体系。"上海中科计算研究所所长孔华威解释道。

  此外,科研经费管得过死一直被诟病,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马兴发提到,上海将建立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加大科研人员和团队分配力度,允许将不低于70%的转化受益归属团队。

  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安博文成为上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第一人",他出任法人代表的上海安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在今年年中拿到了营业执照。他任教的上海海事大学以技术入股,占股30%,并将这些股权的75%奖励给安博文的团队。

  在孔华威看来,只要科研院所把国资管理政策放松,做到有章可循,很容易做起技术领域的创业公司。相对而言,教授出来单打独斗是有难度的,市场经济对习惯于体制保护的教授来说,环境太过恶劣。反倒是企业家、企业出身的科研人员进入学校当教授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尝试,他们更有实战经验,而大多数学校教授比较少接触现实社会,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关键词: 创业 投资 资本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投资官立场

推荐:
  • 19分钟就可以把酒水闪送到家,同城酒库创始人:我们瞄准
  • 橙色星球创始人龚菲菲:儿童是天生的娱乐消费者
  • B轮融资3000万美金,刚25岁的他,可能是拿到融资最多的90后
  • 让100多家VC/PE竞价投资的大疆:投3块钱只给1块钱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