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青山资本:离不开手机都是因为这七个“天生”理由

来源:青山资本

2016-09-10 19:51

作者:青山资本

摘要:

据说,很多人都患上了一种病,叫作无手机焦虑症。

  据说,很多人都患上了一种病,叫作无手机焦虑症(Nomophobia)。

  在英语里,它是"No Mobile Phone Phobia"(没有手机焦虑症)这个短语的缩写,离开手机就会感到焦虑。

  据调查,在美国,29%的智能手机用户表示"无法想象没有手机的生活",67%的用户会经常查看手机上有无信息、提醒或电话,哪怕手机并没有响铃或振动,67%的人出现过"铃声幻听",检查之下发现手机其实没响。

  当然,中国用户肯定是有过之而不及。

  为什么会这样,《慢思考》作者特奥·康普诺利在"离线思考为何如此困难?"这个章节里有深入探讨,他发现,人有七种天生的特质,让人很难离线思考。

  我们是天生的条件动物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大家已经很熟悉了。

  巴甫洛夫在研究消化系统时,采用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测试狗的唾液分泌量。实验中他发现,狗不光在看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甚至在实验室助手准备食物的时候,它们就开始流口水了。

  于是巴甫洛夫提出了一个设想:是否与食物一起出现的任何事物都能引发唾液的分泌?于是他试了试平常用来召唤狗群进食的铃铛,果然,铃铛一响,狗也会分泌唾液。狗群已经形成了所谓的 "巴甫洛夫反射"或"条件反射".

  值得一提的是,铃铛本身和食物毫无关系,你可以用其他任何东西代替它。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你的手机上,新邮件到达的"叮"一声会让你查看手机。对很多人来说,最轻微的无聊和空虚感也会促使他们停下手边的任何事情,掏出手机。重要的工作,重要的谈话,重要的家庭活动,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无法阻止连线的巴甫洛夫反射。正如狗不能自发地停止分泌唾液,你也无法阻止自己的连线反射,除非你能打破循环。

  顺便说一下,你可以引导条件反射,让它发挥积极作用,养成卓有成效的好习惯。比如说,你可以把那些需要一直在线的、多任务并行的事情放到另一个房间、另一张桌子上做,或者换到桌子的另一边去做,以这种方式将连线与艰难的脑力劳动分隔开来。

  我们天生热爱眼下的满足

  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chel)曾做过一个富有创意又非常切题的心理学实验。

  实验的受试者是600名4——6岁的儿童,沃尔特给了他们每人一块棉花糖,然后告诉他们,如果能坚持15分钟不吃掉这块糖的话,你就能得到第二块糖。然后他离开了房间,透过单面玻璃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只有1/3的孩子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你或许会想:"那又怎样?"

  接下来他们又对这些孩子进行了几次跟踪调查,最近的一次调查是在2011年,甚至有一部分受试者接受了脑部扫描。

  长期的跟踪结果显示,那些有能力忍住欲望、推迟满足的孩子明显能力更强,也更成功。比如,他们在学校里的表现更好,在SAT之类的考试中得分也更高;他们变得肥胖的概率较小;他们对药物上瘾的概率较小;他们离婚的比例较低;他们的情商更高。

  听起来其他孩子的情况不太妙,不过好消息是,有很多孩子在20——25岁的时候学会了推迟满足,尤其是在他们学会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以后。

  大脑似乎天生喜欢眼下的满足,对亿万年前生活在荒原上的人类祖先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他们必须及时抓住每一个进食的机会,否则很可能等不到第二次。

  当然,这种特质也催生了互联网产品的进化。

  2009年,福里斯特调研公司的一项研究发现,网上购物者希望网站的页面能在2秒内加载完毕——一旦拖到了3秒钟,很多人就会放弃这个网站。时至今日,甚至有很多人觉得2秒都太慢了。

  我们天生容易养成习惯

  通过不断的重复,行为会变成自发的、无意识的习惯。我们连线的(错误)方式通常会变成习惯,所以我们会不假思索地连线,而且很难改变。不难想象,容易养成习惯,这在生存竞争中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所以这样的特性通过基因传递延续,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易于养成习惯带来的好处是,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我们能够轻松地形成固定的流程,于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不假思索地做出反应,不需要消耗太多资源和能量。当然,不受控制的坏习惯或过时的习惯会带来麻烦,所以我们必须将它们"擦除".对于某些根深蒂固的习惯来说,这可是件难事。

  我们天生倾向于快速反应

  在人类祖先面对剑齿虎的时候,思考的冲动无异于自我毁灭。携带思考基因的祖先不太可能有机会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而那些拥有快速、即时反射基因的祖先却能够顺利生存繁衍。经过简单环境中数千代的演化,反射基因在自然选择中战胜了思考基因。

  此外,我们需要前额叶皮层来控制冲动式反射、进行深入思考,然而男孩的前额叶皮层要到25岁左右才会发育成熟。对人类祖先来说,这算不上致命的劣势,因为他们不需要太多思考和远见,而且很少有人能活到这个年纪。

  时至今日,这些原始的机制依然在很多方面影响着我们。如果不加约束,内心的荒野居民会阻断我们的思考,尤其是在新鲜刺激的环境下。你需要付出努力才能控制内心的荒野居民,而任由它主宰、摧毁你的生活非常容易。训练年轻人的专注力和思考能力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任由他们屈从于冲动、在变幻莫测的互联网上漫游,那非常容易。

  我们天生对危险十分敏感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如果有某种特质能让你对危险更加警觉,那么你生存繁衍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和其他动物一样,我们演化出了对潜在危险的敏锐感觉。与普通正常的信号相比,潜在的危险信号更容易攫取我们的注意力。

  因此,每次收到带来意外、坏消息、烦心事或是预警危险的邮件和信息,时刻检查邮件的欲望就会得到强化。你的情绪越紧张,检查的次数就越多。尽管你知道,大部分邮件都是无关内容,没有任何危险,但依然于事无补,甚至正好相反。很多研究表明,与常规定时的危险信号相比,罕见、不规律、无法预测的危险信号更能强化这种搜寻行为。一段时间以后,一旦我们开始检查邮件,身体就会进入预警模式(还记得巴甫洛夫的狗吗),内心的荒野居民也会产生典型的压力应激反应:要么战斗,要么僵住,要么逃跑。

  我们天生好奇

  好奇是连接危险与新鲜感的纽带。

  有一个实验,实验中的小鼠被放入迷宫,这时候它会探寻每一个角落和缝隙,如果走到特定的地方,它就会被电击一次。

  从纯粹行为调节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惩罚应该会让小鼠停止探索行为。但实际上,它并未停下脚步。为什么?因为发现新鲜事本身就是一种奖励,哪怕新发现带来的结果并不愉快。要想生存下去,搞清楚哪些地方有危险、哪些地方很安全,这非常重要。

  对荒原上的人类祖先来说,发现环境中细微但明显的变化几乎是最重要的事情。灌木丛的任何一点异动都有重大意义:可能有猎物,也可能是威胁——要么有饭吃,要么被吃掉。树枝的异动甚至能刺激我们的大脑分泌兴奋化学物,帮助我们做好战或逃的准备。好奇心的确会带来风险,但归根结底,它应该算是优势,因为好奇心强的个体更可能生存繁衍下去。

  对于互联网用户来说,在一大堆完全无关的邮件中找到一封有用的,那简直就像是"在一大堆垃圾里发现了金矿".显然,他不喜欢处理电子邮件,但他依然很难控制自己不断查看的冲动,也很难学会批量处理邮件。

  发现"金矿"本身就足以满足他的好奇心,尤其是在奖励来得并不规律的情况下。好奇心是面对新鲜事物时产生的探究反射,在演化的历程中,这是个非常古老的特性,归反射脑掌管,而且不需要付出很大努力。要维持生存,好奇心非常重要。此外,发现新事物会带来即时的满足,即便探索的结果完全无关甚至是负面的。正如我接下来将要进一步解释的,发现新事物会促使大脑分泌兴奋化学物,带来满足感。

  管理者和其他专业人士每天要浏览100封或更多的电子邮件,其中50%——95%的邮件是完全无关的(荒野上的草丛),但是当然,他们不想错过任何一封来自老板或客户的有用邮件(异动的树枝)。为了找到有用的邮件,他们一遍遍地查看邮箱,哪怕这会严重干扰手头的工作、侵蚀思考的空间、降低生产率。

  我们天生热爱兴奋感

  在过往调查的1152位管理者和专业人士中,84%的人早上的第一件事是检查邮件,接下来一有空还会继续检查。在另一项调查中,1000位受试者接受了远离电子设备24小时的挑战。一位受试者描述说,这次实验是"我最大的噩梦",53%的人离开网络后感到"沮丧",40%的人感觉"孤独"。

  这项调查还表明,年轻人更爱使用社交媒体和文字短信,离开网络对他们来说难度最大;而年纪较长的人群(40岁以上)更容易适应断网环境。在有的人眼里,断网和戒烟、戒酒一样困难,在一项调查中,甚至有人说:"那简直像是砍掉了我一只手。"

  只有少数人认为离开互联网有积极作用,23%的人报告称断网让他们感觉"自由".另一项调查表明,现在超过1/4的成人和接近半数的青少年拥有智能手机。

  37%的成人和60%的青少年对手机"高度上瘾"。

  23%的成人和34%的青少年会在进餐时使用手机。

  调查者检查了390部手机,其中16%的手机携带大肠杆菌,这种细菌通常存在于粪便中。研究者认为这说明我们有必要加强便后洗手的观念,但我经常发现,人们在厕所里也会使用手机。我在工作坊里调查的时候,多达70%的学员承认自己偶尔会在厕所里使用手机。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很多人对随时在线已经上瘾。

  如果我们将上瘾定义为"明知某种药物或某种行为会带来负面后果,但仍强迫性地去做、去寻找",那么毫无疑问,从医学和精神病学的角度来说,很多人对随时在线已经上瘾。他们不断在网上漫游,一刻不停地关注脸书或推特,随时检查自己的收件箱。很多人陷入了恶性循环:他们检查邮箱的次数越多,就越焦虑于检查邮箱这件事,要缓解这种焦虑情绪,唯一的办法就是——检查邮箱。

  我们天生追求确定性

  如果你不能主宰自己的大脑,它就会拼命地追求确定性,同时尽量避免不确定。

  如果明知有很多消息正在蜂拥而来,你很难控制自己不去看手机。那些消息重不重要?是老板发来的吗?或者某个重要客户?事情急吗?如果我没有及时回复会有什么后果?只要掏出口袋里的手机点两下,所有疑问就会尘埃落定。

  尽管理智上我们知道,真正紧急的邮件非常罕见,但你依然会不理性地渴望排除"万分之一"的不确定性。

  对不确定性的厌恶还会让我们逃避艰苦的思考。思考要求我们有意识地摄取、处理信息,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创造一些不确定性: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询问"如果……那会怎样",质疑看似肯定的结论和解释,挑战你自己深信不疑的理论、观点和所谓的真相、常识,把所有这些东西都当成未经证实的假设。

  这样的不确定性和随之而来的压力会将我们推往两个不同的方向:一是不断深入地挖掘,追求更多的知识,同时绝不武断地认为自己的结论就是真理;二是快速得出结论,以获得"真相大白"的快感,把自己的看法(无论正误)当成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我们天生需要归属感

  人类是群居动物。对荒原上的人类祖先来说,如果不是大家都忠于部落,那就谁也活不下来。千万年后人类过上了定居生活,部落又成了社会分工和劳动共享的基础。

  数以千计的出版物(尤其是压力研究领域的文献)表明,时至今日,归属于某个运转良好的社会系统仍是健康、幸福和完美生活的基础,通过外部干预加强归属感,幸福感也会得到增强。在今天的社会里,随着传统意义上的部落逐渐弱化消失,人们又在社交媒体上创造了虚拟的新部落并投入大量时间,这不光是为了寻找归属感,可能也是为了获得地位。

  互动交流能增加幸福感,孤立、消费性的网络活动却会增强孤独感,降低归属感和幸福感。但无论是互动还是孤独地消费,这两种情况都会进一步增强你对随时在线的需求。

  我们被神经质的感觉驱动

  很多人一直保持在线的理由之一是,想要帮助别人。显然,这一点没有错。但是,一旦帮助他人的愿望变成了需求,它可能会让你白白折腾半天,却什么忙都帮不上。

  一旦愿望变成需求,正面刺激就会变成负面驱动,甚至是病态的驱动。除了"帮助他人"以外,我们还能找到许多不肯离线的理由,例如显示自己的重要性、渴望被人需要的感觉、缺乏自信、希望取悦他人、自尊心不足、极度缺爱、害怕承担责任、缺乏意志力,如此种种。这些特征在社交媒体用户身上非常明显。

  不断检查社交媒体比检查邮箱更糟糕,因为它会带来额外的问题:社交媒体会催生"身份焦虑",让你感觉更加孤独、悲惨。而所谓的"身份焦虑",基本上就是"嫉妒"的学术委婉说法。考虑到人人都只会发布生活中有趣、正面的东西,你会感觉自己的生活不如别人的丰富,所以你对生活的满意度会下降。

  然后,一个恶性循环开始了:

  用户对孤独的原始感受的确会影响他们对社交网络的使用程度,但使用社交网络真的会让你更不快乐。

  一个很典型的场景是,你感觉孤独或者不快乐,于是就去朋友圈上寻点儿开心。如果找到了一些能带来兴奋感的东西,它会让你感觉好一些,却显然不足以抵消你由此产生的(一点点)不快,所以你会一直寻找下去,形成恶性循环:你越频繁地查看朋友圈,就越无法满足,感觉越不快乐、越孤独;于是你就更需要小小的兴奋感,因此你更加频繁地检查朋友圈,变得更加不快乐……

  自然,当有人说我们是手机控的时候,我们可以拿这几个理由开脱。更赞的方式是,大脑超载时代,保持必要的离线,清空还原一下,弥足珍贵,尤其是周末了,就少玩会手机呗。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首席投资官立场

推荐:
  • 19分钟就可以把酒水闪送到家,同城酒库创始人:我们瞄准
  • 橙色星球创始人龚菲菲:儿童是天生的娱乐消费者
  • B轮融资3000万美金,刚25岁的他,可能是拿到融资最多的90后
  • 让100多家VC/PE竞价投资的大疆:投3块钱只给1块钱的股票